七天上万车主中招凡资配,这次真的玩大了。
海燕系统 一上线就给全国司机来了个下马威——仅仅7天时间,违章抓拍数量突破万起。这个数字,说实话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
要知道,传统的监控设备覆盖面不足、识别率低,很多违法行为都能侥幸逃脱。但海燕系统完全不一样,这套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监控系统,简直就是道路上的“千里眼”。
每秒处理50张照片,一天能干掉数百万张——这处理能力,比人脸识别还要变态。你在车里做什么小动作它都能看清楚,更别提开车看手机、不系安全带这些“经典违规”了。
最让人头疼的是它的识别能力 。
不光能抓超速、压线、闯红灯这些传统违法行为,连你车内有什么物品、坐了几个人、是否年检、有没有未处理违章都能一目了然。
支持识别超过5000款车型凡资配,从4S店在售到历史车型,没有它不认识的。甚至连遮阳板位置、安全带状态都是重点监控对象。
展开剩余71%但说真的,这密度确实有点吓人了。
目前海燕系统主要在青海、辽宁、山东、江苏部分城市试点,但扩张速度很快。上海市交管局2023年3月就发布通告,要求全市所有路口及主干道当月内完成海燕系统安装并启用。
更要命的是那些“陷阱路段” 。
沈海高速3374路段最典型——1.5公里实线路段,想进服务区必须提前3公里变道。问题是很多司机根本不知道这个规则,等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。跨越实线就是200元罚款加扣分,一年下来违章万起,车主苦不堪言。
好在电白服务区现在已经整改完毕凡资配,那条让人闻风丧胆的实线路段被撤销,附近监控设备也停用了。但全国还有多少这样的设置?谁也说不清。
有意思的是,就在各地反思监控密度时,云南玉溪2025年7月还新增了17套抓拍设备。
昆磨高速、弥楚高速、大镇高速密密麻麻全是监控点,专抓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、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行为。
网友们直接炸了锅 。
“用这样的高科技对付人民,过分了!”有人这样吐槽。
还有车主调侃:“应该从沈阳一直画实线到海口”、“明明可以直接抢的非得要画根实线”。
更有人直接破防:“最好是拆除这种设备,一切隐私权益都得不到保护”、“或许自己该去卖车了”。
这些声音虽然带着情绪,但反映的问题很真实—— 在保障安全和尊重权利之间,确实需要找到平衡点 。
相关部门回应称,海燕系统的初衷是引导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提升安全意识。针对误判、过度执法等问题,会不断优化算法、建立申诉机制。
说到底,技术本身没错,关键在于如何使用。
如果海燕系统用来找走失老人小孩、抓逃犯,那绝对是福音。但现在这个密度和严苛程度,确实让正常驾驶都变成了“高风险行为”。
最怕的就是凡资配,以后开车比考驾照还难 。
发布于:河南省富明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